立即下载
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串讲
2012-01-12 15:43:51 字号:

 

  一、《决定》出台的时代背景

  国际国内大背景——三个“时期”、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 、三个“关系”

  1、三个“时期”: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四个“更加”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迫切

  “9·11”事件:两种不同文化斗争的结果

  中东北非局势:反映了两种不同思想文化的交锋更趋激烈

  美国好莱坞电影占据全球电影票房份额的92%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3、四个“越来越”: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4、三个“关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意义有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八大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三、准确把握全会的基本精神

  (一)《决定》的基本构架《决定》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9个部分,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第一、二部分):主要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

  第二板块(第三、四、五、六、七、八部分):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第九部分):阐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二)《决定》的重点内容

  1、指导思想

  《决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这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目标、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近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目标:

  即两个着力推动,四个重点领域,最后达到两个效果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

  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3、重要方针

  《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针——“五个坚持”。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4、工作部署、重大举措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基础——一条红线贯穿全篇

  二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5、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二是加强文化领域的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

  三是健全共同推动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四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四、领会《决定》的新亮点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相比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以及近几年党对文化工作的部署和相关论述,呈现出以下四大亮点:

  亮点一: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时代命题

  亮点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质是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

  亮点三: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力量,是此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任务

  亮点四: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来源:株洲市委讲师团

作者:周穆庚

编辑:刘合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