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日报】帮扶花甲村 不玩“花架子”——来自茶陵界首镇花甲村脱贫工作队的帮扶故事
2017-12-04 10:01:02 字号:

 

  帮扶花甲村,但绝不玩花架子,由茶陵县卫计局、行业办等单位派出人员组成的驻界首镇花甲村帮扶工作队精准发力,增投入,补短板,建机制,强推动,精准“滴灌”扶贫政策,奏响了脱贫攻坚“三部曲”。如今,花甲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精准识别,算好“贫困账”

  近日,记者走进花甲村村委会大院,只见院内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的脱贫攻坚作战图,十分醒目。

  花甲村是由原贺家、甲山和花甲合3个村合并而成的,如何精准帮扶?驻村帮扶工作队把“精准化识别、规范化建档、动态化管理”作为摸清底数、算清“贫困账”的重要手段,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切实做到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做到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做到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通过精准识别关,对全村37个村民小组924户3982人,多次逐一排查,对错识漏识、错退漏退对象及时更正,对8户有小车或商品户的错识对象予以整户清除。

  综合施策,变“输血”为“造血”

  花甲村产业薄弱,又是三村合并,没有产业的支撑,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工作队多次召开座谈会,商讨脱贫措施,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依托该村自然条件和产业传统,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光伏发电、黄牛养殖等产业。

  村里新开辟油茶林200亩,吸引了35户贫困户参与油茶种植。完成了光伏发电站的征地、平地及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两个月,建成了150KW的光伏电站。如今,花甲村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了80%,村集体年收入有望达到8万元以上。

  倾情帮扶,注入脱贫“催化剂”

  要解决贫困户的“死脑筋”,须先从扶贫、扶志、扶智着手,为他们注入脱贫的“催化剂”。队员们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注重对贫苦户的心理疏导,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贺家三组的贺清云,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他早年患了精神疾病,家庭陷入窘境,妻子不堪重压,2013年带上长女离家出走,留下贺清云与年幼儿子。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与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对接,及时解决生活、就学、就医等困难,还想方设法与其妻联系,通过电话、微信多次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她在今年8月回归家庭。

  工作队积极配合县卫计局、行业办两个后盾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发放慰问资金和物资14.5万元。积极引进茶陵百事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190康复医院、义工志愿者协会、修正药业、计生协会等企业、团体到花甲村开展爱心扶贫活动。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尹二荣 陈安平

编辑:刘合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