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8点,茶陵县腰潞镇碣石村又停电了,但村民老刘并不着急。
“这是要给我们修路呢,县供电公司正在对路边杆线进行搬迁,提前发了停电通知,下午4点多就会来电。”老刘说,村里从去年就盼着拓宽加固村道,好多贫困村的路都修好了,今年终于轮到他们村了。
要想富,先修路。加强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茶陵县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七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该县实施贫困村路网提质升级改造项目,拓宽硬化1020公里农村道路,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验收超70%以上。
“能取得这么好成绩,离不开国网茶陵县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杆线搬迁,他们更是全力以赴。”茶陵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大局,垫资先移电杆
高陇镇水头村是一个贫困村,这里地势偏僻,交通落后,这里的村民靠山却“吃”不了山,经济落后。
如今,记者走进水头村,只见宽阔平整的水泥村道一头连接着县道,一头沿着山脚连接着农户家。村道上不时有货车经过,车上满载着加工好的楠竹木材、茶叶等产品,山村显得生机勃勃。
去年来,水头村这样的变化正在茶陵不少贫困村“上演”,这得益于该县于去年启动实施的贫困村基础设施“一五十百千”工程,提质改造贫困村路网1020公里。这一项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彭新军强调,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道路提质改造,确保贫困村脱贫奔小康。
贫困村的道路大多窄。道路改造,必须先移走电杆,再拓宽路面。这是个不小的工程,全县要移走的电杆2800余基。
民生工程无小事,央企更要讲政治。为了不拖茶陵脱贫攻坚的后腿,国网茶陵供电公司在政府资金还未到位的情况下,闻风而动,开展杆线搬迁,为道路拓宽腾地。同时,该公司大开“绿灯”,缩短了前期规划审批流程,加强搬迁工作推进。截至目前,该公司垫资500万多元,完成了70%电杆搬迁。
百姓为大,文明施工零投诉
在电杆搬迁工作中,有一件事给技术员小刘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去年9月的一个大热天,小刘等人来到马江镇文江村搬迁路边杆线。为了尽早恢复用电,工作人员顶着太阳加紧施工。下午3点左右,几个村民抬着水桶,送来了冰镇姜糖水,一碗碗递给电力工人喝。“虽然天气炎热,但心里格外舒爽。”小刘说。
其实,这样和谐的场景经常在工地上演。“施工中,我们要把对老百姓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国网茶陵县供电公司运检办主任彭海兵介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尽可能少影响村民正常用电,该公司要求全县10个供电所每周有安排,每月有预判,以便合理调整用电。
电杆的搬迁,该公司会和村民商定新位置后再施工。若村民不在家,则先与村领导商议商定施工。若村民回家对一些电杆位置不满意,我们会安排施工人员返工,尽量让村民们满意。
自贫困村电杆搬迁工程实施以来,该公司未收到一起因杆线搬迁产生的投诉。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陈洲平 刘琳
编辑:刘合情